1. 引言
“缘”在中国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人人际关系的本土概念(翟学伟,1993)中,缘是中国人为人处世基本模式中的总体原本,从根本上解释人际关系的为什么;在人际关系的互动过程中,缘又体现着中国人特有的因果归因方式,影响着个体对人际关系的看法及态度(杨国枢,1982)。缘具有多种功能,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人际关系及其互动方面的集中体现。以往研究多从“缘”的含义、分类、功能及现代化等角度进行论述,本文试从缘的来源、结构及特点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新一轮的探讨。
2. “缘”的文化心理来源
2.1. 佛教“缘起”思想
“缘起”是佛教哲学中的一个固有概念,其定义可见于《杂阿含经》卷十二:“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意思就是:一切事物的产生皆是由因缘和合所致。一颗小树能否长大成材,是由其因(种子)和其缘(其他条件如空气、水、阳光)所决定的;一个人的贫穷富贵、今生际遇,也是由前世轮回或之前造业所决定。这一切事情的发展即今生的遭遇,都是自己过去所作,今生所感。
作为佛教用语的“缘”之所以可以广泛传播,很大功劳要归于我国本土文化领导者——儒家知识分子,对佛教的态度。东晋之后,儒家知识分子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张接受佛教,并且在创作中也常常模仿佛教用语(白宏钟,2004),这些知识分子作为文人名士,一旦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引用佛教用语,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模仿。由此,佛教用语便在平民百姓中大为流传,作为佛教教义的“缘”也日益广泛流布。中华民族处于佛教文化熏陶上千年,其教义“缘”也随着时间发展逐渐深入人们的心灵,历久弥传并延续至今。
2.2. 儒家“知天命”思想
中国人具有很强的宿命观,宿命观作用于人际关系,便形成了“缘”(杨国枢,1982)。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缘”,除了上文佛教讲的“因果铸就”之意思以外,还含有宿命主义色彩。这种色彩,便是受到儒家“天命观”思想影响。孔子曾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大象传∙大有》也讲:“惩恶扬善,顺天休命”。传统中国人向来对“天”抱有一种敬畏感。
中国人不仅敬畏天,也相信天。他们相信世上存在着一种力量,不仅可以掌握着每个人的命运,而且还决定着每个人身上的“缘”。天意难以揣测,“缘”在人们心中也同样不可琢磨。因此,人们将“缘”看作是上天的安排,建立与“天”的联系,遵循上天的旨意,在面对问题时便更能做到心平气和,坦然处之。这正如季羡林(2006)所说:“信缘与不信缘,对情绪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信缘,胜可不骄,败可不馁,绝不胜则王乎所以,败则怨天尤人。”由此,“缘”的文化心理内涵上,便抹上了一笔“宿命主义”色彩。
2.3. 道家“顺乎自然”思想
道家讲求“无为而治”,“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即对待事情的时候,即不主动,也不消极,而是应该顺应自然的发展。
庄子曾说:“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时之遍,命之行也”,李道存在其《中和集》中表述:“身、心、世、事,谓之四缘。一切世人皆为萦绊,推委顺者能硬之。常应常静,何缘之有?”即在道家思想者的眼中,一切事情的发展背后,也存在着“天”“命”等作用,但对其态度上,道家则强调似是而非的态度。这种态度便是既不否定,也不主动,既不过于强调,也不避而不谈。就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询问两个人能否走到一起,很多人都会回答说:“随缘咯”;而在工作学习中,我们也喜欢说:“看缘分。”其实,这些“缘”的心理内涵,都是受到传统道家“顺乎自然”思想的影响。
3. “缘”的文化心理结构
3.1. 单一型结构
缘的单一型结构是指将“缘”视为一个整体概念。即在研究“缘”的概念时,并没有将其不同层面做具体划分,而是将其视为一个整体去研究它的含义、特点及功能。
杨国枢(1982)将“缘”定义为“命定的或前定的人际关系”,在分类中,其按照时间长短将“缘”分为缘分(命定的或者前定的持久性的社会关系)和机缘两种,但是这两种“缘”在本质上其实还是处于一个层面,即只强调“冥冥之中”和“天意命定”的作用。李沛良(1982)也阐述了类似的观念。他认为现代化过程中中国人应对社会变迁和生活压力的方式之一便是将宿命能动化,但是其并没有把“缘”这个概念给抽离开来,而只是认为“能动性”是人适应现代化必不可少的途径。
3.2. 二分型结构
王邦雄(2004)认为“缘”与“份”是相互联系而实则独立的概念。他最早提出“缘”的概念中含有一种积极、理性的成分——“份”,由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明确地从“缘”概念中抽出了“分”这种概念。本文将从“缘分二元论”和“关系互动中缘运作的心理适应历程模型”两方面进行阐述。
3.2.1. “缘分二元论”来源及发展
张思嘉、周玉慧(2004)最早出“缘分二元论”这个词。随后,李新民、陈密桃(2009)二人便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把“缘”这一个整体概念,抽离成了“缘”与“分”两个基本构面。他们认为“缘”和“分”实际上是两种归因方式,一种是人应该“顺天通命”;另一种则是“操之在己”。
lee等(2009)用“缘分风格”来解释了“缘”在人际关系中的宿命观,并将缘分风格划分为互动型和顺从型两种:互动型相信缘分可以自己再创造;顺从型则相信缘分是前定的。
3.2.2. 关系互动中缘运作与心理适应历程
徐欣萍(2012)从“缘”的心理起源、“缘、分”不同角度及“认命”、“知命”两种结果提出了关互系互动中的缘运作与心理适应历程模型。如图1。
. the model diagram of the “yuan-fen” operation and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in the process of relationship interaction.
图1. 关系互动中缘分运作与心理适应历程模型图
4. “缘”的文化心理特点
4.1. 泛缘主义
中国人喜欢将各种不可解释的关系的发生都归咎为“缘”,而这种不可解释的关系跨度,小到一面之缘,大到血缘至亲;好到天作之合,坏到造化弄人,都可以见其踪影。日常生活里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说“一日夫妻,百世姻缘”、“千世修得共枕眠”之类的话,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将长期而稳定的社会关系归咎于“缘”的具体表现。不仅在稳定的关系中,人们喜欢将关系的产生归咎于“缘”,其实,在短暂的人际互动,中国人也很喜欢将其归于“缘”。那些短期的同船、同考、买卖交易、医生病人之间的关系,谚语中常说“一面之缘”“遇合有缘”等,都是体现。
黄光国、杨国枢(1971)曾提出一个概念叫“社会取向”,社会取向包含两个主要成分,即团体(家族)取向和他人取向。团体取向使中国人努力维护家族的团结与和谐,他人取向使中国人重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努力建立别人对自己的好印象。其实,归结到底,团体取向和他人取向都是为了和谐人际关系的维护。也就是说在我们用“缘”去解释社会互动和人际交往中的关系时,其实就是一种关系取向。
4.2. 事前归因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将某种长期或短期的人际关系的有无或好坏归之于缘分或机缘,是一种货真价实的归因历程”(杨国枢,1982)。而与西方观点不同的是,除了同样注重事后归因,在中国人“缘”的归因过程中,事前归因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stephen mann和cheng (2012), chen (2009)认为缘观念的信任与否及强度与恋爱关系满意度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在西方关系发展理论中,knee等(2003)将dweck的内隐理论应用于人际关系中,进而提出人际关系内隐理论(implicit theory of relationships; irp)。stephen mann, cheng (2012)认为“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观念。但他们都只强调了“事后归因”的作用。在中国,一对恋人的结合最初可能并不是自由恋爱发展然后组建家庭,很可能是经由间接的媒介如媒婆介绍,朋友撮合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在双方彼此还未真正见面前,当事人也会形成“有缘”或者“无缘”的感受。这种“缘感”就是事前归因。这种事前归因对双方见面后的交往产生巨大作用。如果当事人在见面之前形成“有缘”的感觉,那么这种感觉便会减少第一次会面时的焦虑感,“完成预先接受对方的心理准备”。反之,则会紧张、焦虑,甚至减少与其交往的几率。这种“有缘”“无缘”是无法用西方人际关系理论中两人之间性格相似或者互补概念来解释,而且这种感觉也并不随着交往的时间和频率发生很大改变,因此,可以说是中国人独特的一种归因方式。
4.3. 功能主义
前面讲中国人“泛缘主义”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即一种“关系取向”。其实说的不够完整,因为“缘”除了向外具有维护关系和谐的功能之外,向内还具有保护功能。中国人说“缘”常常会不自觉的带有一定目的,即达到保护或促进交往的目的,这里总结为功能主义。
4.3.1. 保护功能
缘作为一种固定的外在因素,将事情的产生与发展归之于它会减少我们内归因的焦虑、自卑、失望等不适感,由此,将缘视为人际关系的原因,对内不但具有自我保护的作用,对外还有保护他人的作用。
从中国传统的社会特征来看,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生计经济一直都是农业。而农业以不能移动的土地和缓慢生长的作物为对象,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整套稳定的农业生产结构。在这种结构中,维护家族为中心的集体主义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传统社会里,人际关系其实并非取决于个人意志,而是大都由家族或他人安排、决定或影响。将这种其他人“安排”的关系归于缘,当事人会比较容易接受、容忍,安于他人的安排,不轻易脱离即存的人际网络,因而对角色关系与社会结构的稳定有极大的帮助。而将关系结果里的好坏归于缘,当事人就比较不会去怪罪实际安排决定或影响此项关系的他人,因而也易于维持人际和谐,保护他人。
当关系成功或失败之后,“缘”便是一种有效的自我防卫与社会防卫方法(defense mechanism) (杨国枢,1982)。人们会将某种关系的成功归因于较好的缘,而不是归因较好的个人性格或行为,这样便不会因为自己的成功,而使得别人自责或嫉妒,愤怒避免伤害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更直接的保护作用是:以缘解释婚姻的成功,可以表现谦虚的美德,获得社会称赞。不好的关系,归因于坏的缘,而不是自己不好的性格或行为,这样即不过分责怪自己去,也不必责怪他人去。前者便是一种自我防卫或保护的方法,后者则是一种社会防卫或保护的方法。
4.3.2. 交往功能
“缘”除了能减少焦虑不适感,达到自我保护与保护他人的目的之外,在人际互动中,缘还能达到促进或减少交往的功能。
首先,缘有一种自我预言成真的作用。在交往过程中,有缘与无缘本就是一件不可捉摸的事情,而一旦交往双方产生“有缘”的感觉,那么当事人便会感觉得到一种“有保证”的好关系。这种“有保证”的好关系便会使得交往双方陡增对对方的好感、加大互动频率并努力的维护双方之间的关系。而一旦产生“无缘”之感,便也会相应减少互动频率,拉开关系。由此将交往的过程归于“有缘”“无缘”,其实间接还是满足了自身需求的交往的意愿。
其次,“缘”会使交往双方在事前形成“神交”感,也就是上文所说的“事前归因”。这种在会面前便产生的“有缘”或者“无缘”之感同上文一样,也会有自我预言成真,增进或减少交往的作用。
最后,将关系互动的开始或者结果归于缘会有减小压力、增加人际吸引的功能。不管在真实情况下是否产生缘感,单将“缘”这个词拿出来,“相聚就是缘分”、“有缘才坐在一起”、“遇见你是我的缘”这种话语都会起到减小压力、促进交往的作用。从人际吸引的角度看,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除了有个人特质(个人温暖、能力、外表)之外,还有相似性、互补性、熟悉性等。而归咎于“缘”,正是增加了我们在人际吸引中的熟悉性和相似性,拉进彼此的心理距离。
4.3.3.“缘的功能主义特点”模型图
笔者根据以上内容,总结出“缘的功能主义特点”模型图,如图2所示。
. model diagram: the functionalism of “yuan”
图2. 缘的功能主义特点模型图
基金项目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61044601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15yja190002)。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