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传统文化融入应用型高校美育教育的教育改革探索-凯发娱乐官网

  •   
  •   
  •   
  •   
  •   
  •   
  •   
广西传统文化融入应用型高校美育教育的教育改革探索
an educational reform exploration of integrating guangxi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applied universities aesthetic education
doi: , , html, , 下载: 0  浏览: 2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杨海玲:南宁学院教育学院,广西 南宁
关键词: ;;;;;;;
摘要: 全面深化高校美育教育改革,加强文化间的有机融合,联动美育资源,强化美育实践体验,提升美育教育效果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立足应用型高校美育教育的实际和发展趋势,联动社会资源及文化,探索将广西传统文化融入应用型高校美育教育的教育改革,从阶层培养目标、原则、主要内容和考核环节等方面优化应用型高校美育教育的课程体系。
abstract: comprehensively deepen the reform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rengthen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between cultures, linkag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resources, strengthen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mprove the effect of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promoting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campus and classroo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reality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applied universities, linkage of social resources and cultur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ducational reform of integrating guangxi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aesthetic education in applied universities, and optimizes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applied universities from the aspects of class training objectives, principles, main contents and assessment links.
文章引用:杨海玲. 广西传统文化融入应用型高校美育教育的教育改革探索[j]. 创新教育研究, 2024, 12(10): 130-136.

1. 将广西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美育教育的诉求

1.1. 政策的驱动

2019年3月,《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高校美育工作的主要举措之一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美育培根铸魂的基础,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要在传统文化艺术的提炼、转化、融合上下功夫,让收藏在馆所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文化艺术遗产成为学校美育的丰厚资源[1]。2020年10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高等教育阶段开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2022年11月《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提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3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文件提出持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和传承基地建设,制定完善建设标准,推出一批典型案例和文化资源[2]。近些年教育部关于美育的文件均提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字样,这为新时代美育教育提供了行动依据和指引。

1.2. 应用型高校美育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其人才培养目标紧密围绕着社会的实际需求,旨在为社会输送具有实用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是实践能力的塑造,强调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更注重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应用型高校美育教育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校内外的社会实践、艺术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美育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社会场景中,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实践能力等;其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应用型高校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推动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贡献力量。应用型高校美育教育要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在传统文化传承、艺术创作等方面创新,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再者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些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更好地立足和发展。应用型高校美育教育要拓宽文化界限,融合多元文化,拓宽学生视野。应用型高校美育教育要加强社会服务,这就要求美育教育要结合地方区情,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应用型高校美育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而务实,旨在培养能够满足实际需求、推动行业进步、具备全面素养人才。

1.3.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路径

蔡元培认为“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3]。”可见美育教育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必要教育手段。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尤其是壮族,它也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4],文化是世世代代通过不同的文化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和精神的总称[5],所以广西传统文化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根与魂,传承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广西传统文化是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通过将广西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美育教育中,可以让学生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广西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和创新思维,从而将自身的综合素质拔高一个度。

1.3.1. 广西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性和丰富性为高校美育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实现美育资源联动

广西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使其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广西地处中国南部,与越南接壤,曾是多个民族的交汇地,因此广西传统文化融合了中原文化、南越文化、壮侗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这些文化的交融使得广西传统文化具有多元性,使得美育教育更具包容性,让学生在美育教育中得到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理解。广西传统文化包括了民间艺术、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民间故事、传统手工艺、饮食文化等方面,这些内容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如传统节日:壮族三月三、瑶族盘王节、苗族苗年节等;如戏剧:壮剧、桂剧、彩调剧、牛歌戏等;如传统手工艺:壮锦、瑶绣、苗绣等;如歌舞:壮族山歌、瑶族长鼓舞、苗族芦笙舞等。这些艺术形式和文化特色不仅是广西地区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3.2. 广西传统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广西传统文化在高校美育教育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广西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高校美育教育中,融入广西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艺术创作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作能力。其次,广西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在高校美育教育中,融入广西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历史和文化,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文化素养。最后,广西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在高校美育教育中,融入广西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精髓,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心。

2. 当前应用型高校美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应用型高校美育课程体系欠完善

目前应用型高校美育课程没有很好地结合应用型高校育人目标需求设置,在美育课程模块设置方面仍存在不合理之处,具体表现为美育课程模块没有结合高校所在地的区情,如没有结合民族地区的地方文化开设校本特色美育课程,未能完全满足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和要求。

2.2. 应用型高校美育教育与应用型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办学使命结合欠佳

应用型高校美育实施的主要场景在校园,缺乏社会这个大场景;联动美育资源不够,美育教育不能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学校美育与社会美育的双向互动机制没有形成,可供学生进行美育社会实践的载体非常少。

3. 优化应用型高校美育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在应用型高校美育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美育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丰富审美体验为目标的教育。而课程体系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广西传统文化融入美育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充分结合区情,提升高校美育教育的内涵建设,丰富美育教育的资源;联动广西传统文化的社会资源,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完善的美育社会实践平台。

3.1. 广西传统文化融入应用型高校美育教育课程体系的意义

广西传统文化融入应用型高校美育教育的课程体系,旨在通过课程的设置,将广西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美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以更好地发挥广西传统文化在美育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课程体系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制定出更加符合学生特点的课程;课程体系更好地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民族博物馆、艺术馆、民族村落、社区等,从而更好地丰富教学内容,强化社会实践,提高教学质量;课程体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育教育是一种人格教育,应用型高校美育教育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2. 广西传统文化融入应用型高校美育教育的课程体系的阶层培养目标

广西传统文化融入应用型高校美育教育的课程体系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性,个性化制定课程体系,通过开设初、中、高级广西传统文化特色课程班级,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广西传统文化的精髓,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可以选修初级班和中级班,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可以选修初、中、高级班。实现分阶段目标:第一阶段,通过开设初级班课程,让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广西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历史文化;第二阶段,通过开设中级班课程,让学生通过理论结合实践,深入了解广西传统文化的内涵和艺术价值;第三阶段,通过开设高级班课程,强化实践,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参与到社会服务中,让学生深入探究广西传统文化的内涵,加强学生对广西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3.3. 广西传统文化融入应用型高校美育教育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原则

课程设置要全面系统,涵盖广西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如民间艺术、传统音乐、舞蹈、戏剧、传统手工艺等方面。通过系统性的课程设置,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广西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提高审美素养。此外,系统性原则还要求课程设置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如先开设概述课程、再开设分支课程和实践性课程。课程设置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例如,在音乐课程中,设置广西民族音乐的学习和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广西传统文化的音乐特点。在手工艺术课程中,设置传统手工艺的制作环节,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和感受广西传统文化的魅力。实用性原则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课程设置要有一定的创新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在课程设置中,可以引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课程更加生动有趣。此外,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一些特色课程,如民族舞蹈、民族绘画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创新性原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3.4. 广西传统文化融入应用型高校美育教育的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

广西传统文化主要包括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等。将这些文化融入应用型高校美育教育中,分六个板块设置主要内容:第一,音乐课程以广西传统音乐为主,如广西的瑶族歌谣、壮族的唱腔、山歌、壮族歌、侗族歌等,辅以广西民族乐器,如瑶族乐器、壮族乐器、侗族乐器等,它们都是广西传统文化的代表。在民族乐器演奏课程中,可以让学生亲手演奏瑶族独弦琴、壮族横琴、侗族芦笙等乐器,感受广西传统文化的魅力,旨在培养学生对广西传统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第二,舞蹈课程则以广西民族舞蹈为主,广西民族舞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反映了广西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如壮族的舞龙舞狮、瑶族的摆手舞、苗族鼓舞、苗族芦笙舞、瑶族长鼓舞等,旨在培养学生对广西传统舞蹈的理解和表演能力。第三,戏剧课程则以广西地方戏曲为主,如桂剧、壮剧、彩调剧等,这些戏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广西传统文化的瑰宝。广西地方戏剧的特点是语言生动、表演生动、音乐优美、舞蹈优美,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旨在培养学生对广西传统戏剧的理解和表演能力。第四,美术课程则以广西传统绘画和手工艺为主,如壮锦、瑶绣、壁画等,旨在培养学生对广西传统美术的理解和创作能力。第五,综合课程则以广西传统文化为主题,如广西民间艺术、广西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饮食文化等,旨在培养学生对广西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第六,为了更好地融入广西传统文化,应用型高校美育教育课程还可以设置一些比较高阶的特色课程,如广西民族音乐创作、广西民族舞蹈编导、广西传统绘画技巧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5. 广西传统文化融入应用型高校美育教育的课程体系应强化实践应用

按照初、中、高级广西传统文化特色课程班级的培养目标开设课程,按照布鲁姆的六个认知目标从低阶到高阶课程设置实施考核,初级班的认知目标为记忆、理解、应用;中级班的认知目标为理解、应用、分析、评价;高级班的认知目标为应用、分析、评价、创造。通过不同阶层的课程设置和考核,层层递进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达到美育教育的目的。应用型高校美育教育应加强实践环节,首先要搭建美育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稳步推荐学校与博物馆、艺术馆、民族村等基地合作,联动校内大师工作室、图书馆、实验室等资源,强化美育实践体验。另外,在美育教育考核设置中加强实践考核环节,从低阶到高阶循序渐进加大实践环节的成绩占比。强化实践应用的教学模式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一是实地考察与体验模式。组织学生民族博物馆、艺术馆、民族村落、传统手工艺作坊等具有广西传统文化特色的场所考察和体验,由专业讲解员或当地艺人介绍广西传统文化的历史、特点和艺术价值。考察结束后,学生撰写考察心得体会,主要分析广西传统文化在美育中的价值和意义。二是田野调研模式。组织学生深入广西传统文化发源地进行调研,调研期间包括实地考察、访谈、记录等一系列的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调研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整理和分析资料,结束后撰写调查报告。三是艺术创作与实践模式,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大胆尝试新的表现形式和材料。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定广西传统文化的主题,独立或小组合作形式完成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此帮助学生提升创作的能力。创作的作品可以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的艺术展览、艺术展演、艺术比赛和表演活动,让学生敢于尝试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艺术创作活动,并在活动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四是项目合作模式。此模式主要是高级班的课程设置,鼓励学生积极将自身所学知识输出,为社会服务。学生团队与艺术机构、社区、企业等合作,双方共同确定具有广西传统文化特色的美育项目主题。例如,为社区设计文化墙、为旅游景区创作文化创意产品、参与非遗文化传承活动、策划艺术展演活动等。通过实践,深入了解广西传统文化的内涵、探究知识内涵和外延,获取创造灵感,使得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学生善于通过创意性或创造性的艺术表达表现自我,展现学生自信和风采,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最终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

综合以上将广西传统文化融入应用型高校美育教育的课程体系阶层培养目标、设置原则、主要内容和强化实践应用等阐述,我将整个课程体系以表格形式呈现,如下表1,通过表格更加清楚的看到整个课程体系的框架。

table 1. curriculum system framework

1. 课程体系框架

课程阶层

教学目标

课程体系设置

教学方法

实践项目

考核方式 成绩组成

初级班: 理论知识 的认知和 兴趣培养

针对全校学生,通过初级班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广西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历史文化,培养学生对广西传统文化的兴趣,有基本的审美感知能力,并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广西传统文化概述;广西传统音乐欣赏;广西民族舞蹈赏析;广西地方戏曲入门等课程。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示范教学法、现场演示、实地考察(参观民族博物馆、艺术馆等)。

参观民族博物馆、 艺术馆等,撰写参观 心得体会。

平时成绩(40%,包括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等) 期末考试(50%) 实践项目考核(10%)。

中级班: 理论与 实践结合

针对全校学生,通过中级班的学习,学生深入了解广西传统文化的内涵和艺术价值,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广西传统音乐实践 (学习民族乐器演奏 技巧);广西民族舞蹈编排(学习基本动作和编排方法);广西地方戏曲表演(学习唱腔和表演技巧);广西传统美术技法体验(壮锦、瑶绣基础);广西地方戏曲赏析与基础表演(桂剧、壮剧选段)等课程。

案例分析法、 多媒体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法、项目式教学、实践操作、现场观摩、 名家讲座。

模仿或创作, 参与校内外广西 传统文化活动。

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等) 期末作品或演示考核(55%) 实践项目考核(15%)。

高级班: 社会实践与创新能力 培养

针对艺术类专业的 学生,通过高级班的学习,学生运用广西传统文化进行综合性艺术创作和表演, 培养学生的艺术 创作、创新、 文化传承等综合 能力。

广西民族音乐创作 (结合传统文化元素 创作);广西民族舞蹈编导(根据文化主题 编导);广西传统手工艺创新与展示(壮锦、 瑶绣设计;广西 传统文化社会服务 项目(参与广西传统节日表演艺术展览、 民族村落文化调研、非遗传承活动等) 等课程。

案例分析法、 多媒体教学、 实践教学、 项目式教学法、成果导出法。

1. 开展田野调查, 深入研究传统文化, 撰写调查报告。

2. 艺术创作和社会服务(以小组形式编排歌舞,制作作品等,参加校内外广西传统节日活动的表演和展示,并撰写 一篇针对创作灵感来源、创作心得、和传承方式的论文)。

平时成绩(20%,包括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等) 田野 调查考核(40%), 艺术创作和 社会服务考核(40%)。

4. 结语

美育教育是落实“五育并举”的核心内容,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起着关键作用,是当代教师的责任与担当。我们要深入解读和贯彻落实政策方针,将美育教育与区情特色文化结合,使美育教育更富有成效,让学生的美育素养更具高度和境界。

基金项目

本文是202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24jgz173),南宁学院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22xjjg47),南宁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22szsfk10)的阶段性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
, 2019-03-2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eb/ol].
, 2023-12-20.
[3] 蔡元培. 美育与人生[m]. 杭州: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24.
[4] 石明成. 浅析广西壮族题材雕塑创作[j]. 明日风尚, 2024(12): 89-91.
[5] 王园园(完颜∙依尔哈). 浅谈多元文化背景下王志信声乐作品的多样性[j]. 中国民族博览, 2016(3): 122-123.
为你推荐
凯发娱乐官网的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